通訊員 王典根
從安康中心城區出發,開車20分鐘即可到達恒口示范區南月村,這里是近郊游的好地方。你可以在青山綠水間享受新鮮的空氣,環境清幽、涼風習習,感受農文旅融合的魅力,賞山野風光,住特色民宿,品農家飯菜。每逢周末和節假日,這里風格迥異的民宿一房難求,昔日閑置的土坯房、老院子、空心村,現已蝶變為游客休閑旅游的首選地。
特色民宿
南月村曾是一個名不見經傳、寂寂無聲的貧困村,可如今早已成為游人紛紛前來打卡的網紅地,該村錨定以農助旅、以旅興農發展方向,推出觀景、康養、研學等特色森林生態旅游產品,借助貢茶、貢米、蠶桑、畜牧產業,發展特色鄉村民宿,深耕農文旅融合,賦能鄉村振興,先后被評為國家森林鄉村、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市級示范村,是省級重點幫扶村,正在創建省級和美鄉村示范村。
經營鄉愁,走出鄉村振興新路子
一間黃土黑瓦的老屋,寄托著無限情懷;一座花香環繞的小院,凝聚著濃濃鄉愁。該村充分利用自然稟賦、田園康旅、院落遺址優勢,聚焦“溪映明月·南山云見”農文旅示范片區產業規劃,吸引外來客商、返鄉青年、致富能人投資創業,大力發展高端民宿旅游休閑產業,將全村綠色生態、閑置房屋、文化資源等農文旅資源進行整合,最大限度地保留當地原有鄉村風貌,讓沉睡資源重煥新生,帶動農村消費、農民就業、農產品進城,推動三產融合發展。
以區域化黨建為平臺和抓手,南月村堅持“生態養人、產業留人、就業富人”的思路,聚焦“走在前、勇爭先、善作為”的目標,以綠色生態為統領、以主導產業為支撐、以和美鄉村為依托,把莊園變公園、把農房變客房、把風景變“錢”景,推進三產聯動、以城帶鄉、產村融合、文旅互動、生態和諧、科學發展,率先走出了一條富有鄉土氣息的振興路子,以“黨建引領、集體控股、村民入股、企業參股”的發展模式,使集體經濟、農戶致富、企業發展實現共享分紅運營。這樣,既讓農戶創收,也讓村集體有了長久穩定的經濟來源。
注重農耕文明、田園風光、村落建筑、鄉村生活等鄉土元素保護的當地政府,把明月寺建成首座鄉村藝術館,成功舉辦2次全國性書畫作品展,吸引中國散文學會、西安報業傳媒集團(西安日報社)等多家單位蒞臨明月寺貢茶園區、南山云見民宿集群采風,探訪南月高質量發展路徑,用手中的筆講好恒口故事。還新引進客商投資100萬元修建南山美術館,豐富鄉村游的業態內涵和人文體驗。每年借助舉辦插秧節、軍旅文化節、元宵節等系列特色節慶活動,以“一村一節”推動“文旅搭臺、經貿唱戲”品牌,在還原生態特色基礎上,立足村情民意,以“南”文化為主題,以“月”元素為品牌,推動文旅交叉融合、互促互融、共生發展。
為有效盤活閑置資源,強化文旅深度融合,南月村依托農業產業資源和山水風光,延伸鄉村旅游產業鏈,成功引進安康竹隱山居民宿管理有限公司、陜西南山農林科技有限公司對大南溝閑置舊房進行提升改造,發展康養民宿21套50余間,大力發展涵蓋研學旅行、農事體驗、雙擁共建等分享經濟和體驗經濟,唱響“春賞花、夏嬉水、秋品果、冬觀雪”的休閑農業四季歌,實現鄉村資源價值最大化。目前,南山云見民宿被國家文旅部評定為國家丙級民宿,實現年接待旅客7萬余人次,帶動就業30余人,年產值1280萬元。
如今,游客在山間散步、戲水、游玩,與親朋好友在別致的老院子暢聊品茶,走進院內看一看老物件,買一些農家土特產,吃上一桌農家飯……在南山云見、南山瀾、忠實山莊等28棟民宿,每天都可以看到這樣的場景,節假日更是火爆。
“企業進來了,庭院打開了,村子越來越美,老房子變成了新風景。”南月村黨支部書記晏顯安感慨,通過農文旅融合,村子活了、旅游火了、百姓富了、大家樂了。
村企共建,打造農旅融合產業鏈
“我們對南月非常向往,遠離城市喧囂,回歸云海鄉野,聽鳥叫蟲鳴陣陣,既品到了‘媽媽’的味道,找回了兒時的記憶,又放松了身心,把綠色產品帶回家……”趁著周末領著一家人過來游完的李女士開心地說。
農旅一融合,鄉村變了樣。南月村以“農戶+企業+村集體”的民宿運營模式日趨成熟,農旅融合的腳步并未停歇,堅持“一把鑰匙開一把鎖”,突出農文旅融合特色,依托產業區位優勢,提升硬件設施品質,使興農富農、聯農助農、龍頭帶動的效益逐漸彰顯。今年村集體經濟投入242萬元,預計增收達到24.44萬元。
為深化“千萬工程”,打造一村一業,實施村企共建模式,全村通過流轉閑置土地1700余畝,發展650畝富硒茶種植產業,帶動77戶126人就業,年收益120萬元左右;新招商引進陜西豐硒源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投資3800萬元,新建桑園500畝,將原牡丹園區改造成茶桑、果桑、菜桑體驗園,將建成省級優質蠶桑種養殖示范基地,幫助45戶65人在家門口就業;新建兩個抖音帶貨基地,做好農產品產銷對接,將本村及周邊區域農副產品進行加工,通過網紅直播售賣貢米、貢茶及“山貨”,實現線上線下銷售,解決了老百姓農副產品銷售難的問題,增加老百姓生產經營性收入。還在全村發展養殖大戶12戶,將養牛、羊、豬、魚等傳統產業變成庭院經濟,實現收入70余萬元。
深耕農旅融合,賦能鄉村振興。該村突出本土特色,以“溪映明月、南山云見”為中心,提升民宿產業的運營效益和示范效應,提升旅游品位、豐富旅游業態,增強旅游市場的吸引力和帶動力;聚力打造農旅融合樣板點,加快推進阡陌桑海田園綜合體項目建設,延伸“農旅+文旅+學旅+商旅”產業鏈,打通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的轉化通道,讓游客有“享”頭、有“看”頭、有“玩”頭、有“學”頭。
恒口示范區鞏固銜接辦副主任李超說:“游客在這里不但可以住民宿、做工藝、垂釣、賞花,更能參與農業生產,體驗豐富的田園生活。”
統籌發力,建設宜居宜游和美村
“處處有文化、滿眼皆山水”,行走在小南溝觀景步道上,游客既能欣賞形似彎月的山間水瀑,又能在明月寺貢茶生態園區聞香品茗,充分感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之美。
恒口示范區堅持為農民而建、讓農民幸福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以突出鄉風鄉味、體現鄉愁鄉韻為建設特色,率先改建首條村級瀝青路、新建鄉村會客廳、8.3公里觀光步道和兩處停車場等農文旅項目,積極探索農村閑置農房(宅基地)流轉為集體經濟,對鄉村價值進行再挖掘、再創造、再提升,把資源變資產,把資金變股金,把農民變股民,進一步激發鄉村振興發展的驅動力。
該村按照“住房安全穩固、衛生干凈整潔、雜物堆放有序、垃圾污水有效治理、庭院經濟美觀適用、生活習慣持續改善、機制建設長效管用”的要求,深入推進“孝義新風進萬家”活動,全面深化“黨建引領·三治結合”鄉村治理模式,切實落實好“三力聯調”“說論亮”道德評議、“兩說一商”民主協商會三項重點工作,全面開展以“掃干凈、擺整齊、改旱廁、清污淤”為重點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從村莊形象設計、文化宣傳、庭院經濟、田間小院等多個方面實施宜居莊園建設,實施危房改造26戶、安全住房鞏固提升改造46戶,使村莊面貌煥然一新,生態環境進一步提升,成為名副其實的氣凈、水凈、土凈的“三凈”之地和風景如畫的和美鄉村。
恒口示范區黨工委委員、鎮長柯英說:“我們全力運用“千萬工程”經驗,突出“富、強、和、美”四個字,力促特色產業富民、集體經濟強基、三治融合固本、村容村貌凈美提升,推進區域化、片區化、特質化、差異化發展,全面創建村美民富的和美鄉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