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聯系電話:0915-3356512
  •  投稿郵箱:news@akxw.cn
 > 理論 > 理論
組織小農戶 應對大市場 供銷助力鄉村振興的安康實踐與探索
2024-06-05  來源:安康供銷社

按:本文系安康市供銷合作社黨組書記、理事會主任邱德剛署名理論文章,立足供銷助力鄉村振興的安康實踐與探索,深入闡述了“組織小農戶應對大市場”的內在邏輯,把群眾“組織起來”投身經濟合作的實踐方法,在助力鄉村振興、推進共同富裕實踐中探索出一條可復制可推廣的典型經驗,其理論內涵、實踐邏輯為在推進鄉村振興中更好發揮供銷社的獨特優勢和重要作用提供了有益參考,具有較強的指導意義。該文在中華全國供銷總社和陜西省供銷總社“薪火相傳七十載,砥礪奮進新時代”主題征文中獲評“全省供銷合作理論研究成果一等獎”。ieH安康新聞網

ieH安康新聞網

ieH安康新聞網

全文如下:ieH安康新聞網

組織小農戶 應對大市場ieH安康新聞網

供銷助力鄉村振興的安康實踐與探索ieH安康新聞網

安康市供銷合作社黨組書記、理事會主任 邱德剛ieH安康新聞網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供銷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強調“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圍繞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鞏固黨在農村執政基礎,繼續辦好供銷合作社。供銷合作社要堅持從‘三農’工作大局出發,牢記為農服務根本宗旨,持續深化綜合改革”。如何把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批示落到實處,把占絕大多數的農民群眾及徘徊在脫貧邊緣的監測戶等弱勢群體帶上共同富裕的道路,是各級供銷合作社應當持續深入思考、大膽創新實踐的重大課題。今年以來,安康市供銷合作社在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及推進“三個年”活動中,堅守為農服務宗旨,組織“小農戶”應對“大市場”,助力鄉村振興,創新構建“供銷社+合作社+農戶”以銷促產新機制,布局覆蓋全市的供銷連鎖生活超市網絡,打通供給側兩端新機制,穩步構建生產、供銷、信用“三位一體”綜合改革新機制,幫扶農村監測戶等弱勢群體自力更生、共赴富裕,變“輸血式”扶貧為“造血式”振興,賦予弱勢群眾“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的歷史使命以新的內涵。ieH安康新聞網

一、立足問題導向,準確把握“組織小農戶應對大市場”的內在邏輯ieH安康新聞網

“洪范八政,食為政首”。農業經濟、農村發展、農民增收問題關乎國運。八十年前,毛澤東同志作出“我們在經濟上組織群眾的最重要形式,就是合作社”的著名論斷。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農業農村不斷發生深刻變革,我們在組織農民群眾上也隨之面臨著一些現實問題:一是農村土地雙層經營體制下“分”的過多、“統”的不足,催生的大量零星分散的小農戶無法應對大市場的問題;二是小農戶零散化生產經營收入微薄,農村大量青壯年外出務工、“386199部隊”留守田園,催生的農村發展活力不足的問題;三是鞏固銜接進程中增收機制不牢固,催生的監測戶等弱勢群體尚存返貧風險的問題。把分散的小農戶組織起來破解這些問題,依毛澤東同志的論斷,只能走合作化的道路。換言之,對社會資本無意介入的農村偏遠地區及弱勢群體,只有靠供銷合作社以合作經濟的方式完成對其“資源配置”,這便是“供銷合作社回歸”的現實意義,也是“組織小農戶應對大市場”的內在邏輯;趩栴}導向,此內在邏輯可歸結為“三大關系”:ieH安康新聞網

(一)農村土地統分結合雙層經營體制問題與供銷經濟合作的關系ieH安康新聞網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新形勢下深化農村改革,主線仍然是處理好農民與土地的關系。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推動確立了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農村土地雙層經營體制。然而,隨著工業化城鎮化深入推進,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正面臨著新的問題和挑戰:在“統”的層面,實行家庭承包經營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逐步退出農業生產經營,但又未找到清晰的功能定位和有效的運轉形式,集體所有“虛置”呈現愈演愈烈之勢;在“分”的層面,大量農民進城投身二三產業,承包農戶與承包地分離,人地矛盾及其衍生性矛盾問題日益突出。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指明,合作社是農村發展的方向;農村新型合作經濟在堅持和穩定農村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的基礎上,進一步豐富了雙層經營體制中“統”的內涵。賦予雙層經營體制新的內涵,其歸旨就在于發展合作社,以合作社為依托把農民群眾組織起來,因地制宜通過集成社會化服務功能、量化土地經營權、聚集產業鏈條、嫁接工商資本、開展土地托管等多種方式、路徑,發揮“統”的優越性,推動“統分結合”適度規模經營,以解決長期只分不統帶來的土地細碎化、生產零散化、經營低效化問題。ieH安康新聞網

(二)農村留守問題與鄉村振興的關系ieH安康新聞網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農村不能成為荒蕪的農村、留守的農村、記憶中的故園。當前,農村人口銳減化、空心化、邊緣化、老齡化問題日益突出,以婦女、兒童、老人為主的“386199部隊”成為留守主體,昔日“鄉愁”正趨入瓦解。破解“鄉愁”之難,必須通過鄉村振興,實現“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意義上的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逐步讓農村農民得到相對均衡的公共服務、社會保障、發展平臺,得到應有的獲得感、安全感、幸福感,讓離鄉游子重回故里,樂享就業興業、孝老撫幼、與子偕老三全其美。事實證明,鄉村振興的根本基石在于產業振興,產業振興的最大短板在于弱勢群體的自力更生,弱勢群體的自力更生、脫貧致富則需政府來行使“組織小農戶應對大市場”的職能,供銷合作社便是承載這個關鍵職能的不二選擇。ieH安康新聞網

(三)監測戶增收問題與共同富裕的關系ieH安康新聞網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促進共同富裕,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在當下的農村,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則在監測戶這個弱勢群體。鄧小平同志曾指出,共同富裕是消除兩極分化和貧窮基礎上的普遍富裕,是全體人民的富裕、而不是少數人的富裕。解決監測戶增收乃至構建穩定長效的增收機制,于實現共同富裕尤為重要。然而,從經濟學角度看,以監測戶為代表的農村弱勢群體天然不具備吸引社會資本的虹吸效應,自給自足的、分散的小農經濟使其只能在“輸血式”扶貧下維持溫飽;把弱勢群體組織起來,走新型合作化、市場化發展路子,構建抱團應對大市場的利益共同體,是幫助弱勢群體得以穩定增收的根本之策,供銷合作社于此有著得天獨厚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和資源優勢。ieH安康新聞網

二、堅持系統思維,構建組織群眾主動投身鄉村振興經濟合作新機制ieH安康新聞網

“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步入新時代,我們黨順應城鄉矛盾發展關系的變化規律,立足城鄉發展失衡的實際,從推動共同富裕、維護國家安全的大局出發,確立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鄉村的大政方針,作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戰略決策,為當前及今后一個時期做好“三農”工作、構建城鄉融合新發展格局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今年以來,安康市供銷合作社科學把握全局與一域、整體與局部的關系,把供銷工作置于鄉村振興戰略大局中謀篇布局,聚焦監測戶等農村弱勢群體穩定增收,從供應鏈建設、內循環網絡拓展、綜合合作平臺搭建等領域切入,逐步建立供銷帶富監測戶、助力鄉村振興新機制。截至10月底,全系統購進總額、銷售總額、利潤總額分別達到175.67億元、207.46億元、1.02億元,增長27.12%、27.43%、43.88%。供銷綜合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ieH安康新聞網

(一)構建“供銷社+合作社+農戶”以銷促產新機制。與優質供應鏈企業參股合作,創辦合作社等經營實體,通過合作經濟形式,把監測戶等農村弱勢群體鑲嵌在以保供基地為支撐、訂單農業為紐帶、線上線下營銷網絡為依托的供銷產業鏈供應鏈上,賦能產業增效、農民增收。以富硒蔬菜為切口,聯合陜西盛世秦農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先行在旬陽市、石泉縣部分鄉鎮抓點示范,創辦種植農民合作社,發展富硒蔬菜訂單保供基地11000畝,輻射帶動村民6000余戶(其中監測戶700余戶),實現單季次畝均增收3000元。以鮮食玉米為切口,聯合中國惠農服務有限公司,先行在寧陜縣組建寧陜縣供銷經營開發公司,建立供銷農副產品基地,打造鮮食玉米全產業鏈,發展訂單種植6000余畝,年采收加工800萬穗、銷售3666萬元,帶動村民2000余戶(其中監測戶100余戶)、戶均增收3000余元。這兩個示范點的經驗成效為深化農業規模經營奠定了堅實基礎。下一步,安康市供銷合作社將在全市推行“供銷社+合作社+農戶”模式,發展富硒蔬菜50萬畝、鮮食玉米50萬畝,實現年產值200億元、農戶畝均年增收6000元的目標,以此帶動全市7萬余名監測對象的增收致富。ieH安康新聞網

ieH安康新聞網

(二)發展供銷連鎖超市,搭建精準對接供給側兩端新平臺,暢通內循環。著眼商貿流通全局,深度融入全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著力銜接城鎮居民生活消費需求與農村農副產品供給需求,通過聯合合作、項目帶動、經營設施改造、招商加盟等方式,逐步發展區域供銷綜合生活超市為樞紐、社區供銷果蔬超市為終端的連鎖經營網絡,為暢通內循環、促進城鄉融合注入供銷新動能。循此路徑,安康市供銷合作社已于2023年9月牽頭建立首家安康供銷生活超市,架起第一個聯通農民合作社與居民消費的安康供銷“老字號”,進一步延展了“基地-合作社-超市-社區居民”供應鏈條;后續11家供銷生活超市及60家社區果蔬超市正在積極籌建之中,物美價廉的“國字號”連鎖經營網點將逐步覆蓋全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進一步暢通農副產品直供城鎮居民的消費內循環通道。ieH安康新聞網

ieH安康新聞網

(三)構建生產、供銷、信用“三位一體”綜合合作體系。穩步深化生產、供銷、信用“三位一體”綜合改革,構建以流通為主導、生產為基礎、金融為支撐的綜合協同服務機制。按照試點先行、逐步推進的原則,指導、支持漢陰縣供銷合作社破局“三位一體”綜合合作,通過推動以農民合作社為支撐、農業社會化服務為核心的生產合作,以基層供銷網點為支撐,以消費品下行、農產品上行服務為核心的供銷合作,以“供銷社+信用社+社員”融合發展平臺為支撐、內部股金調劑服務為核心的信用合作,進而實現多主體融合合作、多方面協同發展。目前,已依托生產合作,發展土地托管、訂單種植6200余畝;依托供銷合作,實現農資及日用品年銷售1000余萬元、讓利100余萬元;依托信用合作,吸納社員10000余戶,投放股金1億余元,分紅1000余萬元;依托綜合合作平臺,融合帶動村集體經濟組織64個。“三位一體”綜合改革通過對協同服務機制的重構和對農村基層經濟資源的再整合,把村集體經濟組織嵌入生產、供銷、信用綜合服務鏈條,在一站式解決生產組織難、產品銷售難、農民融資難的同時,融合促進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打開了推進“統分結合”適度規模經營、帶動監測戶等弱勢群體穩定增收新局面。ieH安康新聞網

ieH安康新聞網

三、供銷助力鄉村振興、推進共同富裕實踐的啟示ieH安康新聞網

“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供銷助力鄉村振興、推進共同富裕的“道”,就是在黨的領導下,以合作化方式把分散的農戶農民組織起來,以市場化手段把小農戶與大市場銜接起來,推動合作經濟與集體經濟融合發展,讓監測戶等弱勢群體同鄉親們一道走向共富;诖“道”,可以得到四點啟示:ieH安康新聞網

(一)堅持黨的領導與新型經濟合作相統一。堅持黨的領導是中國式現代化最鮮明的特征和最突出的優勢,是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最根本的保障。堅持黨的領導的關鍵在于把黨的正確主張變為群眾的自覺行動,靠的是“群眾路線”;而把黨在鄉村振興領域的戰略決策變為農民群眾的自覺行動,則靠的是黨領導下的新型經濟合作,通過組織小農戶應對大市場,賦予“群眾路線”以新的內涵。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供銷合作社是黨領導下的為農服務的綜合性合作經濟組織”的重要闡述,便是對堅持黨的領導與新型經濟合作這一辯證統一關系的經典注腳。ieH安康新聞網

(二)堅持幫助弱勢群體與推進共同富裕相結合。黨的二十大報告把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實現共同富裕最大的短板還在弱勢群體。而在所有的弱勢群體中,以監測戶為代表的農村弱勢群體無疑是弱者中的弱者,他們或因面朝黃土收入甚微、或因年老體邁難以就業、或因身患重疾無法勞作,讓共同富裕進程充滿挑戰;故而,推進共同富裕必須同建立合作化、組織化、市場化的利益聯結機制幫助弱勢群體獲得相對穩定的收入結合起來,以實現“共同”的目標,供銷合作社“組織小農戶應對大市場”的職責決定了其在幫助弱勢群體、推進共同富裕中肩負義不容辭的使命。ieH安康新聞網

(三)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推動供銷綜合改革與助力鄉村振興相協同。當前,農村經濟發展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于供給結構問題(結構性錯位問題),主要表現為基于產銷對接不暢的產品滯銷、基于消費適配錯位的供給不足、基于組織化規;献骰怀浞值男∩y雜。供銷合作社作為扎根農村、貼近農民的流通服務組織,其現階段綜合改革的主線理應歸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通過構建“供銷社+合作社+農戶”以銷促產機制,精準對接供給側兩端的連鎖超市網絡,及融合開展生產、供銷、信用服務的綜合性合作組織體系,以解決農業供給側結構問題,從而以骨干力量的定位和角色助力鄉村振興。ieH安康新聞網

(四)組織化的農村市場化是當前農村發展的唯一路徑。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要求以公有制為主體,集體經濟是公有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合作社作為集體經濟“最重要的組織形式”,契合了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同時,在市場經濟體制下,農產品的銷售流通、農村發展的資金流轉、農村勞動力的配置轉移均須通過大市場;分散、弱勢的小農戶亟需聯合為一個有機的整體,以獲得強大的市場競爭力,這個“有機的整體”首在合作社?梢,供銷合作社組織小農戶應對大市場,作為組織化的農村市場化的重要實現形式,既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又是帶富監測戶等弱勢群體的機制保障,更是推動實現共同富裕的必然之路。 ieH安康新聞網

(責編:徐思敏)
天天看天天摸天天操_亚洲午夜91免费_国产在线中文字幕_中文字幕AV天堂_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另类精品